第十三届鲁、豫、苏、皖、冀、晋六省化肥行业发展座谈会暨优化延伸产业链发展论坛在荣成成功召开
新闻分类:协会资讯来源:发布日期:2025-07-14
6月25日,第十三届鲁、豫、苏、皖、冀、晋六省化肥行业发展座谈会暨优化延伸产业链发展论坛在荣成成功召开,会议由山东省化肥和煤化工行业协会、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江苏省化肥协会、安徽省化工行业协会、河北省氮肥工业协会、河北省硫酸磷复肥工业协会、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联合举办,由山东省化肥和煤化工行业协会承办。会议深入研判六省化肥行业发展面临的形势,聚焦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优化延伸产业链,共商产业转型新路径,共谋绿色创新举措,进一步推进区域间协同良性发展。上午的会议由山东省化肥和煤化工行业协会副会长范秀凯主持,下午的会议由安徽省化工行业协会秘书长纪云功主持。
六省协会主要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特邀请原山东省石油化学工业办公室刘言主任出席。我省协会参加会议的领导有:协会会长、山东能源副总工尤加强,高级顾问杨春升,名誉会长张金成,副会长、明泉集团董事局主席孙洪海,施可丰董事长解永军,副会长谢海素、范秀凯,秘书长李鹏鹏。来自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河北、山西等六省化肥业界和全国的行业专家、企业代表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山东省化肥和煤化工行业协会高级顾问杨春升指出,当前,全球能源结构调整与“双碳”战略深入推进,化肥行业面临原料价格波动、环保约束趋紧、产能优化升级等多重挑战。鲁豫苏皖冀晋六省既是我国化肥产品的核心生产区,又是化肥消费市场的中心区;都是依托中小化肥企业为主体逐步发展起来的;多年来都面临着产业整合、优化升级的艰巨任务。这些共同点决定了六省化肥企业有着增进交流、加强协作、抱团取暖、共渡难关的共同要求。
杨春升表示,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行业面临很多新课题、新困难,六省化肥行业企业应努力凸显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展示新型化肥及煤基化学品的新质生产力价值,让人工智能与行业融合发展,新型能源与行业耦合发展,体现打造一流绿色企业和现代化综合性化工产业园区的决心,推动化肥这个国计民生不可或缺的传统产业加快提质升级。
山东省化肥和煤化工行业协会会长尤加强介绍说,去年以来,山东省化工行业在规模扩张中提升发展质效,在创新研发中提升技术水平,在固基拓链中提升发展韧性,总体成绩可圈可点。全省尿素、复合肥、甲醇产能均居全国前列。在新材料领域,高性能玻纤、氟硅材料等高端产品崭露头角。全省化工行业研发投入强度达3.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依托3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亮点纷呈。万华化学建成亚洲第一条、世界第二条万吨级尼龙12全产业链工业化装置。兖矿鲁南化工建成世界首台套3000吨级多喷嘴对置式干煤粉气化装置。金正大集团与山东农大合作攻克生物基包膜缓控释肥技术难题,2024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成功实现绿色生物基材料替代石化膜材。
尤加强指出,山东煤化工行业以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推动与石化、盐化、氟硅化工等产业融合发展,向下游新能源、新材料延伸,形成了“焦、肥、醇、炔、苯、油”六条特色发展主线。涌现出万华化学、华鲁恒升、鲁西化工、兖矿鲁南化工、联盟化工、明泉集团、瑞星集团等一批高端化工领军企业和煤基精细化工“链主”企业,化肥和煤化工企业“进区入园”扎实推进,2024年入园率超过55%,产业链韧性与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
尤加强认为,当前行业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国际化工形势复杂严峻,低碳环保压力倒逼转型,全球农业绿色化趋势推动了有机肥、控释肥等新型肥料占比不断提升,生物肥料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12.5%。作为全球最大的化肥生产和消费国,中国化肥市场对高品质肥料的需求持续增长,为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将给行业带来新的机遇。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苏东指出,2024年,该省化肥行业克服了原料价格波动、环保约束趋紧、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整体运行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化肥生产技术结构调整方向是:氮肥优化原料路线与能效提升,持续推进先进煤气化技术应用,提升原料利用效率;推广合成氨、尿素生产过程的系统能量优化技术,深挖节能潜力。发展高效、增值尿素,重点发展稳定性肥料、功能性尿素、车用尿素等,提升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探索绿色合成氨新路径,关注可再生能源制氢耦合合成氨等低碳/零碳技术的研发与示范。
江苏省化肥协会名誉会长秦志强指出,安全环保已成为江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制约因素。2025年,江苏省化肥行业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创新驱动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紧紧把握新一轮全球产业变革大趋势,努力提升行业技术水平,提高行业核心竞争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在节能环保技术、新肥料品种开发、农化服务等方面开展工作;建设行业诚信体系,提升行业企业产品质量和信用管理水平;坚持政府监管与社会共治相结合,创新治理模式促进化肥行业共同进步,真正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安徽省化工行业协会秘书长纪云功介绍说,“十四五”以来,安徽省化肥工业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节能降碳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全省化肥企业通过先进煤气化技术推广、新型催化剂的应用、智能化与数字化赋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新能源发电、余热余压利用等技术改造升级,合成氨综合能耗较“十三五”末下降约10%。下一步,安徽将做好绿色转型、产品升级、技术创新、成本管控等工作。大力推广环保新技术,实现清洁生产和“三废”资源化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研发投入,调整产品结构,向高效、环保、专用、功能型肥料转型;应用先进工艺、智能化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加强供应链管理,优化采购和物流;推进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助推行业可持续发展。
河北省氮肥工业协会秘书长崔宗照指出,如何通过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差异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序淘汰不达标的落后产能,实现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提质增效和环保治理升级,确保农业用肥需求是摆在化肥企业面前的一道艰难的必答题。第一要进一步强调环境保护,实现循环经济和绿色发展;第二要深度开发利用节能新技术,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第三要创新发展高效新型环保肥料,努力实现“环境友好”,确保粮食安全;第四要转型升级,优化资源配置,淘汰落后产能,发展优质产能;第五要坚持化工化肥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共生耦合、产业循环发展方向。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毛宝琪表示,当前,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主旋律,也是中国化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六省共链”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必然要求,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效率,单靠一省之力难以完全保障。山西也将继续深化区域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个链条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新‘碳’途”是转型升级的核心方向。全省正在大力推动技术创新、结构优化、循环经济、智能化和数字化,提升生产和管理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山西期待在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高端新型肥料开发与生产、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优化、国际市场开拓与品牌共建、人才交流与培养等领域与兄弟省份深化交流与合作。
山东三家企业代表在大会上发言。山东联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经理桑海亮作了题为《强链、补链、延链,打造联盟特色的化工产业集群》的报告,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副总路文学作了题为《双碳赋能产业革新,延链拓局谋定未来》的报告,芜湖磁轮传动技术有限公司教授级工程师王向东作了题为《磁轮调速--让调速节能、安全可靠、免维护》的报告。(协会秘书处)